《锦衣赴荆棘》第18章 为你甘愿受罚

    尉道渊笔直地跪在信武府祠堂里,深秋的寒风穿堂而入,将烛火吹得不停摇摆。面前,十几代尉家先祖的牌位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下显得十分陈旧。他神情平淡,垂着眼不知在想什么。身后细细的脚步声传来,他仍旧一动不动。
    “这碗醒酒茶趁热喝了,暖暖身子。”一个托盘放在尉道渊腿边。尉灵筠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弟弟,前来探视。
    尉道渊眼皮都没抬,声音平静。“那些谣言,是阿姐跟父亲说的吧。”
    尉灵筠顿了下,低头放下茶碗,把一件披风披在尉道渊身上,半晌才道:“父亲问我对姚公子可有了解,我不敢隐瞒。他的名声,确实不太好,连阿姐常在闺中都知道一些。渊儿,阿姐也想劝你一句,婚恋之事不是儿戏,那天的事只是意外,你原也是好心救人,真的不用拿自己的一生去负责。”
    又是意外,尉道渊皱眉,姚锦之也是这样拒绝他的。
    “不是意外。知道为什么偏巧是我救了他而不是别人吗?”尉道渊直到这时才抬头看了看尉灵筠,目光坚定,嘴角却挑着一抹调皮的浅笑。
    “阿姐不是问我,使我因香而化,成天应之合的人是谁吗?”
    尉灵筠一时惊讶不已:“啊,,,不是吧!难道是他?可是,你之前不是说弄错了吗?”
    “我听信流言,以为他是轻浮之人,才这么说的。但是他不是。”尉道渊收回目光,想到姚锦之,他的眼中满是柔情。“他是很好的人,比我之前期盼的还要好。”
    “,,,竟有如此巧合之事,,,”看着弟弟的神情,尉灵筠忧心重重。“你与他相识才几日,如何知道他人品如何,万一他真的行为不检,,,”尉灵筠总觉得流言也不是空穴来风。
    “他没有!是有人恶意污蔑他,阿姐莫信。”尉道渊急急争辩,容不得人说姚锦之一句不好。“阿姐与他还不认识呢,怎么不信弟弟倒信流言蜚语呢。”
    尉灵筠一时语塞。她知尉道渊是极行止端正之人,最不喜轻挑放浪之事,他相中的人应当不用操心才是。只是弟弟年纪尚轻,涉世未深,被美色蒙骗也未可知。
    但这时她也不敢再说,生怕尉道渊着急。只得道:“就算是这样,可你们年纪差那么多,我看也未见得合适,而且那姚公子对你也无意。不然为何当时就拒绝了。”
    “既然是天应之合,他日后肯定会答应我的。年纪么,老夫少妻都有的是,我们差这么几岁有什么关系。”
    “那就算你们两情相悦了,可是两家都不同意可怎么办?”
    “等我像哥哥那样建功立业,也得一个御赐将军府,我就出去自立门户。大不了这个家再也不进,还用管谁同不同意的。”尉道渊负气道,“至于姚家,只要我俩正式结契了,他们家想不同意也不行!”
    尉灵筠暗暗吃惊,自己这个弟弟向来懂事,识大体,怎么会说出这样不知轻重的话。可是转念一想,她又有些佩服他。
    同是深陷情网,她这个二弟勇敢直接得像一团烈火,非要在荆棘之中烧出一条坦途。而她呢,碍于重重顾虑,只能将这火深埋在心中,连那人名字都不敢想起,生怕叫人发现,直到这火把心烧成灰才罢。
    她兀自沉思,尉道渊只当她还要再劝,道:“阿姐不要说了,我心意已定,断不会改变。方才所说都是真心话,你就一五一十告诉父亲吧。”
    “渊儿,,,”尉灵筠沉默半晌,终是没再开口,转身出了祠堂。
    冷风一吹,她微微打起了哆嗦。
    尉道渊的勇气让她心里又燃起了火苗。那被灰埋住的名字也滚烫了。
    幼年时,她视他为兄长,喜欢他的百依百顺。长大分化后,她多了坤泽的矜持,也动了少女的春心。虽知道身份有别,仍喜欢缠着他玩耍,借学习兵法亲近他。那人却半分不敢逾矩,恭敬得不像话。最后干脆和大哥一起去了北疆,倒想是躲她似的。
    尉家人从来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性子,她就算冷了心,又怎么放得下这数年的情。
    想到这次他随大哥回京,见面时那一声恭敬的“大小姐”,尉灵筠便难过至极。他怎会知道,当时她面上从容,心里已是百转千回。
    然而身为信武府当家大小姐,又是坤泽之身,她与尉道渊终究不同。心里的火苗暗了下去,寒风吹得她又冷了几分。尉灵筠叹了口气,笼起衣襟,默默地离开了。
    尉道渊等她走远了,才耸耸肩把披风抖落。他并不感到寒冷,也没有因为喝酒而昏沉。相反,他胸口滚烫,脑中异常清醒。
    他知道自己的心意,对将来也已盘算清楚,只须一步一步努力实现即可。他如初生牛犊,信心十足,满怀希望,不管未来会有什么变数也丝毫不畏惧,这时便连跪着也昂头挺胸。
    尉府祠堂里,深秋的寒风吹了一夜,尉道渊也在冰冷的地砖上硬生生跪了一夜。
    第二天中午,尉老爷下朝回来,听尉灵筠说尉道渊还在祠堂里跪着呢,人都跪迷糊了。又气又叹道:“这倔脾气还真是随了我了。”
    他终究还是心疼这个儿子,可若是这样就心软了,那便不是顽石将军了。当年他以数百兵力面对魁胡十几万大军,坚守孤城数月而不退,被魁胡人送了这么个称号。眼下区区一个多情少年,他又怎么会退让。
    “再倔碰上他老子也没用!给我禁足!每天都去祠堂里跪,跪到他哥走为止!以后若是再敢提姚家小子,我打断他的腿!”
    “跪就跪,有什么的。”尉道渊哪里会怕,天应之合可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他这么想着,对着来传话的尉灵筠倔强地抬高下巴。
    他凭着少年人的一股子执拗劲熬了一夜又大半天,扶起来时已经走不了路了。但心里却像打赢了架似的,畅快又得意。
    ——————
    醉林记的名酒十二碗,据说喝到五碗倒一半,喝到十碗是好汉,喝到十二碗的,那就真要醉死了算。
    任行阳今晚上实在尽兴,虽然知道自己不胜酒力,用的小杯,满打满算下来也只喝了有三碗,现下却走路都摇晃。
    倒是尉道渊那小子,被他一再劝酒,傻傻的也不知道推拒,喝了快有十碗了吧,竟然越喝越精神,最后还问要不要送他回家。
    要不是知道尉道渊是个耿直的娃,任行阳真觉得对方是在讽刺自己。让这孩子送回家那丢脸就丢到姥姥家去了,任行阳豪爽地拒绝了他。拎着剩下的半坛子酒摇摇摆摆往家走。
    也不知走了多久,快到安禄坊时,路上已没有什么人。
    此时已近子时,坊内都是官宦富户宅邸,离喧闹的花街酒市已隔了好几条街。任行阳歪歪扭扭,停停走走,一路上唯有一轮黯淡的弦月相伴,周围静得落针可闻。
    旁边巷子里忽然闪出一个人影,快步走来,和任行阳擦肩而过时,转头对任行阳道:“兄台,你东西掉了。”
    任行阳迷迷瞪瞪,听到有人跟他说话,回头正想答应,一阵烟尘唰地扑面而来。
    不好!他抬手去挡,已来不及了。眼里鼻子里嘴里全是粉末,一连呛咳了好几下,不知又吸了多少进去。
    他勉力抬眼,只见巷子里又走出几人,其中一个走上前来,在他胸口只轻轻一推,任行阳腿下发软,再也站不住,跌倒在地,酒坛子咕噜噜滚到一人脚边。
    那人一脚踢开酒坛,俯身在他耳边,就听一个熟悉的阴险声音说:“你倒是快活去了,叫哥几个好等。要不,也让我们快活快活?”
    “又是你这厮!管力,你可真是蒋庆良的一条好狗!”任行阳咬牙,酒已醒了不少,身上却一点力气也使不出来。
    “谁他妈管你们那些争风吃醋的破事!”管力啐了一口,“害得老子留营一年,不好好谢谢你,爷爷我可过意不去!”说着指挥几人架了任行阳往小巷深处走去。
    任行阳浑身无力,意识又开始模糊,狠狠咬了嘴唇一下,才勉强维持清醒,看来那药粉是散力加昏迷的。
    那几人架着他到了一处死胡同才停下。有人打亮了火折子,管力扣住任行阳的下颚,就着火光,抽出一把短刀,用细长的刀身拍了拍任行阳的脸,狞笑道:“刻个什么好呢?你喜欢字还是花?”
    任行阳眼睛都睁不开了,瞟了一眼那刀,嗤嗤笑起来。
    “你的东西,还真他妈的,都这么又短又小!”
    管力一瞬间面容扭曲,瞪起眼发狠道:“你小子,还敢嘴硬!”抬手就要往任行阳脸上割下去。
    刀尖快触到时他突地又停了手。
    昏黄火光下,任行阳已是昏昏沉沉,低垂着双眼。那双平时透着寒意的眼睛,此时正迷茫得躲在长长的睫毛后,因虚弱而煞白的脸上,形状优美的红唇微张,嘴角犹带着几分调笑,竟显出几分坤泽的艳色。直把管力看得心头邪火乱窜。
    他改主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