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人的组成成分很杂,有早就跟这位吏部尚书商议好的长麟各大门派,也有他手底下的门生故吏,但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那里面竟然还有刘大爷的手下。
而且人数,还相当的多。
但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忽然良心发现了,而是为了自己。
要知道,这帮人拜刘大爷的码头,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己——挣钱。毕竟千里做官只为钱,不必奇怪。
那既然是挣钱,这帮人对刘大爷自然没什么忠心——就像游泳健将钱谦益先生与立牌坊的x子,范文进先生一样:明朝倒台了就跟着清朝混,对于这等人来说,没什么是寒掺的。
什么水太冷不跳河,什么大明骨大清肉,只要为了自己,那真是什么话都说的出来,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毕竟自己好,那才是真的好。
而现在的长麟,差不多就是这个状态:二十万震旦军兵临城下,长麟内部没兵,京城岌岌可危,眼看就要倒台。这时刘大爷站出来,对着大伙儿说:不要怕,我们还有机会,等着李千秋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对此,他那帮孙子的态度是:别闹了,赶紧议和吧!
别看这帮人平日里耀武扬威,可一到关键时候,全是软骨头。
对城外的震旦大军,刘大爷要说打,他们说不——反正都是些草民,死了就死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保住自己——赶紧跟益州的震旦大军商量,给他们钱,让他们离着自己远远的。
因为他们相信,这帮震旦蛮子之所以过来,不过是想来要钱的。那既然他们想要,给他们就是了,何必要打仗呢?
打赢了还好说,一旦打输了.......那自己就得跑路,放弃现在的优越生活。这些,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所以他们站在了刘大爷的对立面,主张议和。
要知道,这也不是没理由的,毕竟这帮人整天在机关里坐大堂,而刘大爷又那么强势,什么事都要亲自管。
所谓:小事别找我,大事管不着。这句话对他们来说,那真是最好的写照。
而这,也就造成了这么一种现象:对于长麟的状况,这帮人完全就是睁眼瞎,什么事儿都干不了。整天就想着该怎么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既然本职工作都如此,那对于李千秋手下陷阵铁骑的了解,就更别提了。
对于李千秋,他们就知道两件事:这个人是刘继业手下的红人,平日里要弯着腰跟他说话,以及他手上有五万骑兵,仅此而已。
至于李千秋手下陷阵铁骑的威力——不知道。
而震旦联军的士兵数量,他们是很清楚的:有二十万。
五万人打二十万,别逗了,打不过的,赶紧议和吧。
这就是刘大爷手下那帮孙子的内心想法。
而吏部尚书就不同了。对于李千秋有什么能耐,他很清楚。他知道,一旦李千秋来了,那之后想要在搬到刘大爷,可就难如登天了。
所以他选择了这个看上去并不怎么好的时机去对抗他。
在他的心里,本来是想着靠卫国公进京之后在动手的。但现在时不我待,只能提前动手了。
而且他也不是明着来的,而是拐弯抹角的来。
对刘大爷提出的意见,他同意,但有一点:不能只让李千秋来,得让所有军队一起来勤王。
所有军队指得是:长麟门派剩下的人和某些地方的总督。
门派就不用说了。虽然因为之前的关系,没了多少人,但一把手,也就是掌门和长老之类的人还在。这帮人聚集在一起,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而至于那些地方总督,就有必要说一说了。
对于这些人,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长麟很大,有些地方朝廷根本管不了,只能派总督和将军去管。久而久之,外派的时间长了,这些人就在国家的偏远地区扎下了根,对朝廷的话吗,也就不那么放在心上了。换句话说,就跟吴三桂一样,变成了军阀。
把朝廷的地变成自己的,把朝廷的兵也变成自己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朝廷说什么,也不能说完全不听,就是有一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恩恩两声,装装样子就算完了。
而对于这些人,你还不好怎么样。再拿吴三桂打个比方,把他们给逼急了,反了怎么办?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便是刘大爷,对于这帮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做的不过分,我就不管你。
但现在,那位吏部尚书就打算让这帮人进京,前来勤王。
而这话句话说就是:不能让这姓刘的一家独大,要趁这个机会拉人下水。不管你是谁,只要有能耐,刘继业管不着的,什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统统叫过来。然后把水给搅混,最好在搅混之后,能把刘大爷给赶下台。
当然了,他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在这些总督里面,是有卫国公的名字在里面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那些门派有大部分人听他的。
换句话说,在把水搅混的同时,还保证能与刘继业分庭抗礼。
对此,是明白人的刘大爷不同意,并想要把吏部尚书给一脚踢出去。
可就在他正要踢的时候,他手下那帮孙子,却忽然不听话了。
“尚书大人这样做,完全是在为我们着想,得让他们进京勤王。”
外人还没清完呢,里面又起了内讧。
“看来,这帮孙子是忘了,我是怎么当上爷爷的了!”
一句话,老虎,要发威了!
对于手下那帮不听话的孙子,刘大爷拿起了棍子:所有反对他的,都给拉出去打了一百棍!然后关牢里,好好的清醒了一番,并坚持让李千秋进京。
但这,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是自他将八十万大军派往米尔斯之后,又犯得另一个错误。
在那些孙子的心里,刘继业做出的此等行为,已经不再是他们的爷爷,而是一个敌人。触碰他们自身利益的敌人!
棍子打下来了,吏部尚书的请求也被驳回了,刘继业保证了自己的权利,而李千秋进京勤王的时间,也提上了日程。但他的党派根基,却产生了裂痕。
自此之后,没人会再听他的。他安排下去的所有事,都阳奉阴违。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没想到,李千秋在勤王之后做出的事情。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