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很快大家就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对鞑子出兵。
万华见此,也是高兴,最后大手一挥,对汤山道:“先生,传旨天下,我华朝正式对鞑奴用兵,即日起,我华朝大军集结,朕要御驾亲征!”
“臣,领旨!”
万华一声令下如山倒,顿时,对鞑奴用兵的命令便是如长了翅膀一般的飞快扩散,得知此事的人,那无不是激动莫名,老百姓对鞑奴仇恨久亦,这时候听说新朝要对鞑奴用兵,人人皆是拥护,
便是之前对新朝还抱有微词的人,这时候也是闭上了嘴巴,因为打鞑奴,在这个年头,那是绝对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事情,哪个还会说什么,哪个又敢说什么!
不得不说,人口优势是我汉家傲视天下的主要优势之一,经过明末十几年的内忧外患,动乱不止,百姓和军民死伤无数,但是万华的战争动员令一下去,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计划内的三十万精锐大军便是集合完毕。
这还是万华和汤山,许杰他们左挑右选之下选出来的精锐,若是像崇祯帝朝那样连普通卫所兵都带上,一个月集结一百万大军,那都跟玩一样。
这一切,皆是因为我汉家人口众人之故,这样的精锐大军集结速度,也是堪称举世无双。
若是让同时期的鞑子,日本,欧洲,让他们一个月集结三十万精锐大军,你还不如让他们上月球,至少那样还能使劲跳一跳,多少还能离目标近一点。
华夏元年十一月九日,亦是凤阳大明崇祯九年十一月九日,万华正式率领三十万大军亲征鞑奴。
这一天,京城数以百万计的百姓皆是走上街头,齐声欢呼,目送着三十万汉家儿郎踏上征程。
在出征仪式上,万华的话也是很简单,就一句话,六个字,那就是“打完回家过年!”
多的话没有一句,连多说一个字都懒得说,但是就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是透着那无比强烈的自信,还有那藐视天下一切万物的豪气。
万华之所以敢这样自信,那是因为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万华还要知道鞑子,还要了解鞑子。
这个时代的人提起鞑子的战斗力,无不是噤若寒蝉,为鞑子强大的战斗力所震撼,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普遍思想。
确实,抛开个人感情来看,鞑子的身体素质,武力水平,那确实是不错的,过硬的,是这个时代一流的,但是放在大的层面上来看,鞑子强大吗?
其实这个问题是个病句,正确的问题应该是这样问,鞑子他怎么可能强大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鞑子的主体是女真人,除了女真人之外,还有一些被奴役的汉人,蒙古人,朝鲜人,俄罗斯人,还有其他的一些民族的人,这些人共同组成了现在的鞑子八旗兵。
作为八旗人口主体的女真人,这里面又分了生女真和熟女真,熟女真就是当年被耶律阿保机消灭的渤海国,耶律阿保机把一部分渤海国人口南迁,并且还并入了辽籍,这些人就是熟女真。
生女真就是当年还留在原地的渤海国遗民,这些人被称为生女真。
但是不管熟女真还是生女真,那人口加一块都是少的可怜,也就三四十万而已,可以用来打仗的男人,自然就更加少的可怜。
为了改变现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除了鼓励生育,便派人去深山老林抓半野人,把他们抓来弥补自身人口的不足,为他们征战。
但是就算是这样,人口还是少,就现在的来说,满打满算,女真人也就六十万左右,战兵不到八万,再加上那些被抓去的汉人,蒙古人,朝鲜人,俄罗斯人,总人口不到两百万,战兵部加一块,不到二十万。
你看,人口这事情没法说,人少就是不行,干啥都不行,即便他们可能有时候很发达,但是要想超过他们,那就是一个眨眼的事情,
后世的新中国就从一穷二白,不过六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一下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强国,成为第一大强国,那也是迟早的事情,并且这个进程还是不可逆转的,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又聪明,人又多,想干什么干不成!
所以说,人少,那是鞑子的最大弱点,在他们的历次征战中,从来不敢打硬碰硬的大战,死战,为什么,因为死不起。
所以你会看到鞑子打仗的套路是一贯的,要么里应外合的偷开人家的城门,然后杀进去。
要么就是驱使俘虏,亦或是汉八旗,蒙八旗他们去攻城,等到快要打下来的时候,他们就让汉八旗,蒙八旗撤下来,满八旗再上,给人一种满八旗一出马,就大战必胜的印象。
这种情况即便在历史上他们入关后,也是一样,打先锋,打头阵的永远是汉人降兵,他们的江山与其说是他们打下来的,还不如说是汉人降兵打下来的更加贴切。
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万华才不把鞑子放在眼里,之前本就消灭了豪格,阿济格,代善他们将近三万的人马,现在那就更加是不把皇太极看在眼里了,一共也就七八万满八旗,现在最多五万。
至于那汉八旗,蒙八旗,他们厉害又能厉害到哪里去,不过也就是稍带手的事。
所以只要跑去主动和他们打,那他们的人口和资源就将迅速的减少,而且还得不到补充,即便不跟他们打,围他们个三年五载的,他们也会不战自灭。
这,就是人口的优势体现,这样的战争,对于汉家来说,那就是稳赢的,只要自己不犯浑,不说超水平发挥,哪怕是平平庸庸,那结果也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万华才敢对这一仗信心十足,因为他这时候掌握着整个帝国,尽管自己对这个帝国的掌控力还不是很强,但是对付区区鞑子兵,足够了。
小说推荐
- 明末流民帅
- 刚步入社会工作的一位普通年轻人 突然穿越到明朝天启七年,成为十岁的流民少年,踉跄几步站稳,随后迈开步子跟上 混在流民帅们身后讨生活 一路成长,有老师教授他,有长者庇护他,有同伴敬爱他 潮起潮落几十年,犹如礁翁,坐看风云涌 前期随大流,中期扛大旗,后期定大局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流民帅》还不错的话请
- 三戒大帅连载
- 最新章: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各有盘算(求月票和订阅)
-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这是一本开头有些休闲、有一点慢节奏的书,毕竟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多角色群穿故事,因此前期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今后的精彩 总之,这是一本给有机缘的人看的书。旧世界的一群普通人,在两位神秘人士的帮助下,集体穿越到明末清初那个大时代 本书讲述的,是这群人如何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演绎出一段波澜壮阔、真实且魔幻的
- 彼岸之筏连载
- 最新章:995 联邦大法官
- 小农民大明星
- 一场意外,李凡重生到一个与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 这里没有李白、杜甫;没有金庸、古龙;没有四大名著;也没有那些经典歌曲、影视 李凡住在乡下,这里小桥流水,景色清幽,如同世外桃源。他是一个快乐的小农民,过着悠闲的乡村生活。他的农庄闻名全国 闲暇之余,他写童话,被封为“童话大王;他
- 在乡下连载
- 最新章:牛年快乐!
- 无敌小刁民
- 无敌小刁民
- 秋明山司机连载
- 最新章:第1334章 王副旅长说故事
- 平民王妃
- 《平民王妃 第一章 夜路难走 更新时间:2011-09-02 晚风吹在脸上,沁人的清凉,鼻子使劲地嗅,好让晕晕沉沉的大脑皮层活跃起来,打了几个哈欠,将夜晚难得的清新吸进胸腔内。疲倦似乎消散了些许 一脸倦容的周小晴从办公大楼走出来,已经是十一点多了。整栋楼几乎都黑了,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周围的商店也早
- 51536110连载
- 最新章:第 22 部分阅读
- 明日天骄张平语漫姐
- 我从小就喜欢语漫姐,无数次的幻想娶她当老婆。再次见到她,她比以前更漂亮了。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亲爱的语漫姐竟然是我班主任赵海文的女朋友—蹲在花池边的我万分难过,我不甘心
- 纯小叶连载
- 最新章:第1387章 唯吾独尊新纪元
- 从明末腾飞
- 距离明末灭亡17年,现代人穿越成云南沐王府小公爷沐天波,发展军工和海贸,围剿土司,占领高原,打通出海口,统一诸岛。抢占美州大陆和澳大利亚,华夏帝国日不落。大力发展海军,以贸易打开各个国家大门。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华夏富强之路。身边有冷若冰霜和没心没肺的丫鬟服侍,也有柳如是和董小婉这样的美女作陪。
- 米小龙连载
- 最新章:第592章 南海
- 明末四公子
- 代 序 六十六年九月十六日《联合报》第三版,刊出台北地院庭长薛尔毅先生、推事杨仁寿先生两篇“诽韩”案的文章,对于萨孟武先生指此案为“文字狱,皆极力否认。法官不愿担此恶名,用心可敬。但此案无论从哪方面看,法院一经受理,并如此定谳,确是名副其实的文字狱。所不同者,判罚金与族诛而已 凡是研究历史,并使用自
- 小林仙森连载
- 最新章:第 5 部分阅读
- 明末小进士
- 他魂穿天启二年,有两世记忆,一穿越就成了新科进士,还是个官二代。可是父母不同意他在京为官,他种田、开矿,还要打造关宁防线,炮轰努尔哈赤,打击晋商
- 楚人十八子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章 拜见徐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