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占郴凝如》第127章 风吹云动却重逢

    和含元殿的威严不同,远在宫苑边上的“斯文阁”显得冷清了许多。
    尽管这里存放的是封存的书挡和一些珍贵的孤本,但享乐为上的宫里并没有多少人对此处感兴趣。
    平日里,日常配备的宫人也才十来个,今夜含元殿大庆,难得一见的西域歌舞将宫人们的视野全都吸了去,这里看管的人数也便剩下三四个了。
    “斯文阁”与仙居院相邻,地方虽不大,但因为连着仙居院里的假山,所以巡视一圈下来,花费的时间至少也得半个时辰。
    在瑶光殿的时候,淮占郴就从宫女的只言片语中,算出宫中各处的守卫时间,今夜出发前,他更是将圣上赐给他和齐鲁恒暂住宫中所用的、与太监衣裳大致相同的饰服穿上,以此掩人耳目,让自己不太显眼。
    齐鲁恒虽然不知道淮占郴的具体计划,但从他进宫开始,他便知道自己应该帮衬徒弟做一番“大事”。
    知道今夜淮占郴有要事要办,齐鲁恒二话没说将包裹里的牡丹种子放在淮占郴身上。
    淮占郴不明其意,齐鲁恒却告诉他:若不小心被人擒住了,只说夜间播种牡丹种子是培育楼台牡丹的关键环节,便无人敢质疑于他。
    淮占郴感念师傅的细心,回了句“师父,放心”,这才带着种子起身,一路走出了瑶光殿。
    宫墙边上的脚步声缓缓远去,最近一轮的巡视刚刚过去。前殿欢快的歌舞响声隔空传来,众人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淮占郴躲在阴暗处,趁着前殿又一次欢呼响起,快步翻过院墙,噗通一声,跳进了“斯文阁”的方围里。
    原本,淮占郴以为天色昏暗,找到“斯文阁”还需要些时间。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天朝的藏书阁竟与房间佛寺后山的藏书阁无多大差别,一眼便能认出来。
    月光照着“斯文阁”的尖顶,地上透射的影子因为月光的照耀泛着略显有蓝色的光。
    淮占郴放轻脚步,小心地用银丝将阁楼底层的木门打开,然后蹑手蹑脚地钻进阁楼里。
    小心地掩上门,方才还萦绕在耳边的嬉闹声尽数褪去,笼罩周身的黑暗里,唯一能听见的只有淮占郴有条不紊的气息声。
    四周一切如常,在确认没有潜在威胁后,淮占郴这才伸出手,从腰间拿起照明的烛火,照着楼梯上了顶层,而后照着书架上的木制签页寻觅起行船的草图来。
    按照先前李世民的说法,皇家别院、器具、行船车马的设计草图通常和坊间搜集来的名籍孤本一同放在“斯文阁”的最顶层。
    因为这两样图档都是极少被反动的物件,将放在同一层,一是减少来往人群对其造成破损,二是减少来此处的王公贵族碰到除虫药剂,身有异样。
    顺着李世民对皇家藏书习惯的交代,黄霈佑很快找到了当年龙船下水后,封存在此处的造船草图。
    因为年代久远,草图的纸张已然有些泛黄,但因为质地坚硬,所以淮占郴的手指触摸上去时,依然可以听见清晰的沙沙声。
    淮占郴并非木匠出身,对船只建造也不太在行,但才翻开图纸的封页,看见那张清晰的设计草图时,他一下明白为何李世民要让他冒险进宫将这幅画带回去。
    从运河修建开始,炀帝就一直做着巡游江南的梦。永济渠开通后,炀帝终于梦想城镇,带着如花美眷和歌功颂德的臣子无数次的巡游于运河之上,甚至连朝政都被他搬到船上,大兴宫也因此成了虚设。
    举国上下,推翻炀帝暴政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炀帝却依旧我行我素,执意按照自己的想法享受着帝王的乐趣。
    一场反叛势在必行,只是行事的地点必须认真选择才行,不然,稍有不慎,不仅满盘皆输,甚至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有可能被彻底剥夺。
    根据李世民的筹划,这场关于炀帝的刺杀最好的时间应该是在炀帝放松享乐,不问朝政的时候,而地点自然是运河的行船。
    没有了皇家侍卫和禁卫军的里应外合,行事者得手的胜算显然更大。不过,想要有十全的把握,行事者之人必须足够,所以行船暗仓的大小和吃水的极限成了行事者参与数量的重要依据。
    而唯一记录着这两点的,只有行船最初建造时工匠们设计的图纸。
    淮占郴窃喜,小心将图纸从图档中撕下,然后对折好,藏进了自己的胸口。正想转身,忽地想到这一趟来得不易,便转过身继续就着昏暗的烛光往下寻觅,希望能找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可惜,还没看到下一份有用的图档,楼下便传来了几个宫女的声音。
    “娘娘,您来这找书,是不想去含元殿了么?”
    那娘娘并未多言,只简单地应了句“嗯”,听不出声音的质地,也听不出这人此时是喜是怒。
    大约那宫女也看不出这位娘娘高兴与否,见她并未回话,便也知趣地不再打扰她,只回了句:“那娘娘慢慢找,我到外头等您。”
    这回,娘娘却再也没有回答,楼下“欸乃”一声,门才关上,脚步声便窸窸窣窣响了起来。
    尽管来人还在一层,但三层的淮占郴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叫不上被吓了一跳。
    他赶忙俯下身子,消息吹灭了手中的烛火,三两步逃到阴暗处躲藏起来。
    原本,淮占郴想着这位娘娘来访,大约是百无聊赖,逛逛便走了。谁知,才躲下,原本模糊的脚步声竟越来越清晰,楼道边上的烛火也越发亮堂。
    对淮占郴来说,此次偷偷潜入“斯文阁”,目的只在船只的图纸,至于其他,一概不在他的任务范围内。
    但此刻,情况有变,若不能将来者制服,暴露的不仅是他一人的行踪,更是李世民和整个李家军正在筹谋的计划。
    三两步爬台阶的响声掠过,来人已正正站在“斯文阁”的第三层。淮占郴确定她周围确实没有他人,猛地从黑暗中站起身来,径直将那女子的杏口捂住,而后将她一同拖入黑暗。
    女子猝不及防,只呜了两声便被淮占郴揽在怀里。
    然而,手里的灯笼并没有熄灭,突然闯入黑暗的亮光让淮占郴的眼睛有些许的不适应,可当他重新张开眼时,眼前那张熟悉的面孔却让他的心猛地被撞击了一下。
    凝如!此刻他怀里紧紧箍住人的竟是凝如!!
    淮占郴有些恍惚,更有些激动。就在方才潜入“斯文阁”之前,淮占郴还在设想着自己和凝如相会于仙居院的场面,甚至连开口第一句话应该属什么,淮占郴都盘旋了许久。
    可是,便是他准备得在充分,他依然没能在这一刻说出一句话来。尽管他的眼角早已渗出思念的泪,但口中含着的却仍旧只有“凝儿”这两个字。
    而同样被眼前的情景惊呆的又何尝淮占郴一人。
    今夜,含元殿喜乐融洽,可那种因为享乐而举办的宴会从来就不是凝如喜爱的东西,甚至连专门为她举办的接风宴,凝如也只是草草地待了几刻钟,然后以身体抱恙为由,起身离席。
    傍晚时,杨林也曾派人来请凝如赴宴,但凝如对此实在不感兴趣,便又以生病的名头推脱了。
    开宴后,仙居院的宫人们三三两两地看热闹去了,百无聊赖的凝如想起杨林说过这“斯文阁”有前朝留下来的《孟子》孤本,便只身前来翻找,以此消磨时光。
    而就是这样一个临时起意的决定,却让她见到了本以为再也见不到的人。她感谢上苍对自己的眷顾,却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是真的。
    喜轿前那些伤人的话一下被抛在脑后,凝如看清淮占郴那张熟悉的脸时,唯一想做、也是唯一能做的便是紧紧捧住它,生怕它从指间溜走,或是幻化成梦中的泡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