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占郴凝如》第91章 白头翁入少年席

    凝如本以为淮占郴公事繁忙时,自己会寂寞得抓耳挠腮。但院子里闹腾的阿娜瑰、予棋,以及隔三差五来叙话的玉香,却让她的日子过得热热闹闹,一天也不曾冷清过。
    漂泊多年,玉香对黄宅里的生活很是喜欢。对她来说,凝如和黄霈佑的存在,是勾起她旧时回忆很重要的场景。所以,隔三差五地来黄宅做饭、叙话,甚至是过夜,便显得理所当然、情有可原了。
    不过,严格来讲,玉香依旧是杨玄感府上的厨娘,随便走动实在不好。别的不说,她走了,杨玄感和他的妻儿吃谁做的饭度日呢?
    所以,思前想后,杨玄感最终决定,下一次若玉香再去黄宅做饭,他一定要带着妻儿,一同到黄霈佑家——蹭饭……
    所谓大丈夫一言九鼎,杨玄感出生行伍,对自己说过的话更是十分上心。
    这不,才过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玉香把杨府里的粽子全都码放好了,便迫不及待地带着菜篮子往黄宅去了。
    凝如知道今日过节,玉香肯定会过来做好吃的给大家吃。所以,临近午时,百无聊赖地她便坐在自家门口,等待玉香的到来。
    可她万万没想到是,自己这一番等,不但等来了熟悉的玉香,还等来了陌生的杨玄感一家。
    凝如呆呆站在门外,看这样慈眉善目的杨玄感,一下竟不知该鞠躬还是该欠身。
    玉香知道凝如的意外,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了句:“让你哥出来招待。”
    凝如忽地灵台清明,赶紧应了声“哦”,然后拔腿往屋里跑,一边跑还一边喊:“哥哥,杨大人来了!杨大人来了!”
    黄霈佑本来还在书房教阿娜瑰抄经,听得凝如一声大喊,不由得站起身来,往外走。
    才迈出门槛,黄霈佑便看见了回廊尽头的杨玄感。
    和妹妹一样,黄霈佑自然也吃了一惊。但毕竟是官场里混过的人,黄霈佑怔了一会儿,随即迎上前去,恭敬地给官职高于自己的杨玄感鞠躬。
    杨玄感本就是来“蹭饭”的,将黄霈佑如此客气,扬手一会,示意他不要拘礼。
    “黄霈佑,老夫是来你家蹭饭的,不是来公干的。你不用那么客气,只要拿出一碗饭给老夫家中的人吃上一吃,便是了。”
    杨玄感的话惹得大家哈哈笑起来,黄霈佑不知道这个曾经在宫里骂自己“小人”的杨大人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和蔼可亲,所以,脸色微微愣了愣,不知该如何回应。
    杨玄感混迹官场多年,见黄霈佑如此神色,他自然也猜得出面前这个年轻后生的想法。
    他微微一笑,直接开门见山:“怎么?是不是在想,前几日,这老头儿还在圣上门口骂我,今日怎么就这般亲切了?”
    黄霈佑笑了笑,才想回一句“没有,没有。”,杨玄感便径直把话接续了上去。
    “那时,老夫见你应承了圣上装点运河的无理要求,以为你是趋炎附势的小人,所以才在殿外同你发火。后来,听玉香说,你拿着圣上装点运河的东西到城外救济灾民,我这才知道,原来,你也是心怀家国,心怀百姓的好官啊。所以,老夫今日来你这里,说难听呢,是蹭饭,说好听呢,其实是来给你赔罪的。”
    黄霈佑听完杨玄感这一席话,茅塞顿开的同时,心中更绝惭愧:“杨大人谬赞了,下官只是做了该做的而已,杨大人无需赔罪。”
    杨玄感喜欢黄霈佑的知书达理,赞赏地看着他笑成一朵花,这才拍了他的肩膀,回道:“那行,老夫就不陪罪了。”
    说着,他又望向玉香,吩咐道:“赶紧地,把饭做好了,老夫还等着大快朵颐呢。”
    玉香听他们两人说话入了迷,一下忘了做饭这档子事。这会儿听杨玄感提起,她不由得拍了拍脑门,应了声“对对对”,然后拎着篮子径直往伙房里去了。
    黄霈佑不用帮厨,拎着杨玄感和他的妻儿一同到花厅喝茶叙话。凝如和阿娜瑰、予棋几个姑娘跟着玉香径直到伙房,东一勺子、西一盘子的帮着忙,很快就将八个人的饭菜全都做好了。
    杨玄感在朝堂上是个严肃的人,可在平常生活里,却亲切得不成样子。
    黄霈佑才刚适应了他说话的风格,到了饭桌,又被他有趣的吃相打败了。
    今日是端午,玉香自然要包上几个粽子应景。凝如和阿娜瑰几个从来不曾与外人吃过饭的姑娘,自然不敢随便动筷,便是黄宅中唯一的男子黄霈佑,也因了杨玄感的到来,规矩了很多。
    来客没有动筷,众人不敢造次。
    原本想着杨玄感这个一品大员吃饭的时候肯定优雅之际,可谁承想,玉香才把粽子端上来,杨玄感径直伸出手,满面笑容地拨开粽子皮,甚是满足地吃起了棕子里的五花肉。
    见大伙儿不曾动筷,杨玄感笑得更是亲切:“怎么,大伙是不是被我这吃相吓着了?”
    黄霈佑斯文地回了句“哪里,哪里。”,一旁的凝如却忍不住点了点头,阿娜瑰更是心直口快地应了句“确实吓到了!”
    大伙被阿娜瑰的话吓着,生怕杨大人生气,可这个吃得正香的老哥却丝毫不避讳:“姑娘,老夫出身行伍,从来都是在军营里和将士们一同吃睡,所以,久而久之,吃饭的样子便洒脱了许多。”
    黄霈佑听得杨玄感的解释,不由想起曾经听宇文恺说的,杨玄感跟着炀帝一同征讨西域的经历。
    那时,这个将军恐怕就在风餐露宿里养成了这种吃东西的习惯了。尽管这样的吃相和他如今的身份十分不配,但知道他经历的人,便也不会对他吃东西的模样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黄霈佑点点头,感同身受地回了句:“军中生活艰难,实在没法讲究虚礼。”
    杨玄感原本还认真吃着,听得黄霈佑这句,当即拍了桌子,十分赞同地往下接续。
    “对!就是这个理!当年,我同圣上出征,行军打仗虽然艰苦,却都实实在在,从不弄虚作假。后来,圣上登基,当年军中实干的风气渐渐退却,反倒是虚头八脑的东西打得火热。要么就充英雄攻打高丽,要不就装富有,拿米粮和绸缎赚那点运河。一个堂堂的皇帝,整日想些不着调的事,国家的事情,怎么可能治理好!”
    杨玄感洋洋洒洒地说了一通,桌上的人面面相觑,心中惊恐之余,对敢于直言的杨玄感深感佩服。
    从年纪上说,杨玄感和圣上相近,但阿谀奉承的官场上,敢说真话的人又有多少呢?
    黄霈佑本就对杨玄感为国为民的美名十分青睐,今日见他如此仗义执言,心中的佩服,自然更甚。
    他点点头,就这杨玄感方才的话往下道:“杨大人说得极是。如今,大隋因为连年战乱已经空虚之际,尽管粮仓里米粮充盈,但城镇里的百姓却食不果腹。圣上穷兵黩武的做法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咱们应该联名上奏朝廷,让圣上放弃又一次对高丽王的对战。”
    杨玄感赞赏地看着黄霈佑,眼神里溢满喜悦,嘴上更是赞不绝口:“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看着两个朝堂上的臣子将公事引入饭桌,周围的几个女子不觉目瞪口呆。
    凝如和阿娜瑰这几个年轻的姑娘倒觉得无所谓,全当吃饭的时候顺便听老师傅讲课。杨玄感的妻子沈氏却觉得不好意思的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