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苏驸马苏寻清宁》第115章 科举与答谢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楔子
    “阿姐,原来新台这首诗讲的是女子婚后不满丈夫的愤怨之词。明白了,那戚施(yì)就是蟾蜍,蛤蟆。写这首诗的人可真不留情。”苏寻不禁笑了起来。
    “两遍已经过了,背会了没?”陆静姝笑道,方才她特意加快了语速就是想为难一下苏寻。
    苏寻本来很懊恼,谁知一想新台二字脑海里竟然浮现了整首诗。
    “阿姐,你可别小瞧我。”苏寻得意道:“听好了,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陆静姝十分惊讶,“竟然背的一句不差,阿寻你是不是以前背过这首?”
    “怎么会?阿姐你要是不信的话可以再选一首试试。”
    “好,我要看看阿寻到底是不是成了过耳不忘的神童!”
    “这首,《黍苗》。有没有记过?”陆静姝挑的是小雅之中的,在国风之后。
    “没有”苏寻真的没有看过这首,
    “那听好了”陆静姝喝了口水,念道:“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陆静姝又念了一遍,语速稍稍加快。苏寻认真地听着,他尽力去给每个音联想到那个字。两遍结束后,他竟然真的全记住了,一字不落地给背了出来。
    “天啊,阿寻你真的成了神童,才听了两遍就记下了!”陆静姝既惊讶又激动,这年头神童可是稀罕货。而且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记忆力。
    “阿寻你什么时候有了这个神通?”
    苏寻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我也不知道,就感觉阿姐念的每一个字就像印在我的脑海里一样。只要一想,就浮现在眼前。”
    难道这就是因祸得福?陆静姝心中暗想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啊。
    希望阿寻以后平平安安,一帆风顺。万万不要再有什么岔子了。
    “阿姐,科举要考些什么?我想以后去参加科举!”苏寻突然说道。
    陆静姝还是第一次听见苏寻说到以后要参加科举,不禁觉得这次意外所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害处。苏寻已经变得好学了,曾经的苏寻特别贪玩,最喜欢游山玩水,还喜爱画画。苏正卿认为画家地位低下,没有出息,便禁止苏寻动画笔。因此苏正卿和苏寻的关系就有些疏远了。
    要知道在那时画家的地位并不高,他们的地位如同工匠。即便有名的绘画家,除非是世家子弟、名门贵族,不然都是穷困潦倒,以卖画为生。
    “阿寻,我们楚国的科举以前朝为基础,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是我楚国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相对来说前者难,后者易。”
    楚国的科举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也就是现在的语文考试中的默写题)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陆静姝缓了缓继续说道:“考生的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听起来好难啊!”苏寻原本以为很简单,现在听起来简直不能再复杂!
    “可是这就是出路,阿寻,你长大了,千万不能再耍性子。”陆静姝劝道。
    苏寻点了点头,“等我眼睛好了就去学习,到时候请阿姐教我读书。”
    陆静姝知书达理,诗词曲赋皆精通,是有名的女才子。
    “好啊,只要阿寻认真学。”
    两人正说着,丫环铃儿敲门道:“小姐、寻少爷,外边有很多人在门口等着,说是来探望你的。”
    “快请他们进来在大堂等候,我带阿寻马上就来。”陆静姝又帮苏寻擦了擦脸,才将他扶了出去。
    来的人正是苏府的街坊邻居,还有那日在茶摊的何员外、张大郎,李博士也跟着来了,还带了两包上好碧螺春。
    老郑正在大堂招待众人,却听后厅传来脚步声,一袭绿裙的陆静姝扶着白衫的苏寻走了进来。
    “噫!苏小郎怎么了?眼睛怎么蒙着?”何员外大嗓门吼了出来。
    众人既被陆静姝的美貌惊艳,又被苏寻眼睛蒙着的布条惊讶。一时竟然不知道怎么说了。
    何员外大嗓门一喊,众人都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胡郎中呢?怎么不找胡郎中来瞧瞧?要是苏小郎眼睛看不见那可怎么办?”张大郎急的冒汗。
    “诸位!诸位安静一下!”苏寻轻咳一声,他正了正自己的面向,“大家听我说。”
    众人见苏寻说话了都停了下来,苏寻轻咳一声,“首先,我感谢大家来看望我,之前我能回来也多亏了诸位。何叔叔和张叔叔我听到你们的声音了,还有李博士。”
    众人都笑了起来,苏寻接着说道:“你们不要担心,我的眼睛只是暂时看不见,过几天就好了。有我阿姐照顾我,放心吧。”
    原来这女子是苏小郎的阿姐,可是没听说过苏大人还有一个女儿啊?众人都有些疑惑,也不能问。
    “郑伯,今日我请客,请大家到金龙楼吃酒!”
    众人都连忙摆手,“苏小郎等你好了再说吃酒,到时候不醉不休!”
    苏寻笑道:“你们今日走了,以后就别来了。金龙楼,一个都不能少。郑伯备马车,我和阿姐先去。”
    众人无奈只好听苏寻的,朝着金龙楼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