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宋子旺姚举人》上奏折兆有驱袁 请省亲项城避祸

    袁世凯带着自己的一营军兵进了汉阳后,吴兆有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妥。他知道袁世凯手中的兵比日本人还少,何况开化乱党的人数更多。如果袁世凯有失,他自己也难逃干系。况且,现在袁世凯已经入城,自己带兵接应他,将来也不会落得个擅自动兵的罪名。思来想去,他还是带了人马进城接应袁世凯,只是心里暗骂袁世凯多事。
    吴兆有刚进城,就遇到了大群开化党徒,两边动起手来。吴兆有分不清日本人和朝鲜人,见来人个个手持火枪,以为遇到了日本兵,心里就生了惧意。他不知道,日本公使竹添私自做主,给叛乱的开化党徒发了枪,他遇到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吴兆有惧怕,对方只是乱民,两边都没有战斗力,一时间竟相持不下。
    正在这时,竹添带了日本兵去景福宫接应,恰好从这里路过。日本兵是训练有素的,一阵排枪过去,吴兆有的兵就四散奔逃了。吴兆有满脸是血的跟着跑,也不知是自己受了伤还是边上军兵的血。
    吴兆有没头苍蝇似的乱跑,东拐西绕的就到了景福宫大门。那时袁世凯已经救出了闵妃和高宗,和竹添打过照面后,正要带兵出宫收拾外面的开化党。
    袁世凯在宫门口看见吴兆有满脸是血的狼狈样,忙问:“吴军门,出了啥事?”
    吴兆有看见袁世凯,如同遇到救星一般,拉着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不,不好了,大批日军参战了,我们快跑吧。”
    袁世凯以为海上来了日军接应,也吃了一惊。听吴兆有讲了经过后,才知道就是竹添带的几百号人。他问道:“军门带了多少人来,军兵驻扎在何处?”
    没想到的是,袁世凯这一问,吴兆有竟大哭了起来,断断续续的说他们遇到了日军攻击,军兵溃散,都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袁世凯听了心里不禁大怒,也没多想,就冷笑道:“恁这样哭日本人就放过恁了?恁不要在这里乱额的军心,赶紧去收拾恁的残兵吧。”说罢,带兵扬长而去。
    其实袁世凯不过是一时气急了口不择言,没想到这事彻底得罪了吴兆有。
    袁世凯带兵走后,吴兆有才得知宫内叛乱已经平定了。他自己万分羞愧,想到刚才袁世凯不告诉自己实情,反而出言嘲讽,对袁世凯更是异常恼恨。他又想起当年在上海时袁世凯对自己是何等恭敬,自己在吴长庆面前为袁世凯说话。他越想越气,心里暗骂:“小人得志,什么东西,早晚老子要收拾你。”
    自此,吴兆有就开始寻袁世凯的不是。偏袁世凯年轻气盛,做事果断干练,还真让吴兆有找到了些短处,写了弹劾折子。
    袁世凯在朝鲜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成了他三个罪名。
    自吴长庆奉调离开朝鲜后,吴兆有为朝鲜防务总办,理应负责诸多对韩对日对各国使节的交涉。可吴兆有不喜和洋人打交道,自己又烟瘾大,这番事务就都交给了军务会办袁世凯。按照朝廷的规矩,总办出入是有仪仗的,会办却没有。可袁世凯要让洋人重视,就借了吴兆有的仪仗出入外国使馆。
    开化党暴乱的时候,杀了不少朝鲜大臣。当时闵妃刚回京,还顾不上抚恤死者,袁世凯就和部下商量,用一半军饷应急安抚死者家属。袁世凯这一营兵是从定武军划拨的,跟了袁世凯这些日子,都成了袁世凯的死党。不用说一半饷银,只要给他们口饭吃,就是把饷银全用了也无二话。袁世凯给大家写了欠条,用银子抚恤了死者家属,人心才安定下来。
    头一件事,吴兆有参了袁世凯妄称钦差,仪仗逾制。后一件事参了克扣军饷。
    虽然事出有因,仪仗逾制的确是有的,克扣军饷也算实情。可笑的是“妄称钦差”这个罪名的源头。
    袁世凯与洋人交涉,各种信函上都用了“钦差北洋大臣会办朝鲜防务总理营务处”落款,署名格式是“钦差北洋大臣奏派总理亲庆等营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袁”。里面的“钦差北洋大臣”指的是李鸿章,“会办朝鲜房屋袁”才是袁世凯自己。大致意思说自己是李鸿章派的。
    论起来,袁世凯说自己是李鸿章派的,的确也是拔高了自己。他不过是营务会办,其实算是吴兆有派遣的。可交涉的时候,如果说是吴兆有派遣的,会让洋人看轻了自己。所以袁世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无论如何,只因有“钦差”二字,就成了“妄称钦差”,这个罪名是莫须有的。
    高宗和闵妃见凡事都是袁世凯出头,就把袁世凯当成了大清驻朝鲜的主角,有事都与他商量,反而怠慢了吴兆有以下其他军官。于是,吴兆有还给袁世凯安了第三个罪名:“妄自尊大,凌蔑一切。”
    吴兆有的折子到了总理衙门,朝廷就派钦差大臣去朝鲜,一面调查开化党叛乱的真相,一面处理袁世凯弹劾案。
    钦差叫吴大翨。他还没离开京城就接到了李鸿章的来信,告诉他袁世凯已经拟好了个文函,详细说明了开化党暴乱的始末。吴大翨见了这信就明白李鸿章要保袁世凯,所以他一到朝鲜就先找袁世凯单独相谈。
    吴大翨看过袁世凯的文书后对事情的原委已经了解了,就问袁世凯为何不请示朝廷,擅自动兵进入朝鲜王宫。袁世凯说,擅自动兵是罪责,但失去了朝鲜是更大的罪责。在当时情况下,他只能两害取其轻,做到自己问心无愧而已。
    吴大翨听了暗暗称奇。在当今朝廷,这样敢于担当而又思路清晰的官员已经不多了。以吴兆有那样的高官,遇事先顾自己后想朝廷,袁世凯成功后反而嫉贤妒能,让吴钦差很不齿。但吴兆有的告状折子里有许多军官签名,吴钦差也不好驳所有人的面子,所以很为难。
    给吴钦差解围的还是袁世凯。他自己提出要回国省亲。
    袁世凯和吴钦差一番谈话后,听出吴钦差是偏向自己的,也听出李中堂在保自己。但他知道自己的对手不仅一个吴兆有,而是许多营官都在嫉妒他。他以为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退为进,暂避风头。于是就提出了去职省亲的请求。
    吴兆有和袁世凯也没什么深仇大恨,不过想赶走他罢了。见他要求省亲,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吴钦差看朝鲜的情形,袁世凯先回避也是不错的选择,就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过,在吴钦差给李鸿章的密信中说袁世凯是不世奇才,将来必成朝廷栋梁,这倒让袁世凯没有想到。
    袁世凯让三位姨太太收拾细软,自己去景福宫找高宗辞行。高宗正在开朝会,便请袁世凯先去见闵妃。
    袁世凯自从娶妾后再没进过交泰殿,如今进来,却是为了辞行,他想到这里不禁心里暗叹。坐下后,他看端坐在正中的闵妃,依旧端庄平静,甚至还显得更年轻了。
    “袁将军,你的事我都听说了。这些事都是因我而起,可惜我也帮不上忙。实在对不起将军。将军回去休息一段也好,我还盼着将军能早日回到朝鲜。”闵妃淡淡的说。
    “呃也希望能再见到王妃殿下。还望王妃殿下保重。”袁世凯觉得多日不见,和闵妃生分了许多,一时也没什么可说的。
    闵妃却脸上露出了笑意,说道:“我一定会再见到将军的,许多事情还要和将军商议后才能定夺呢。”她顿了顿,低声说:“袁将军,现在有一事我拿不定主要,还想请你参详一番。”
    袁世凯见了闵妃的笑容,又听她轻声细语,仿佛回到了在兵营共渡的那段日子,心里一热,回道:“王妃请说,呃一定知无不言。”
    闵妃神情淡然的时候,犹如仙女般让人肃然起敬,一旦露出微笑,能不被迷住的男人就不多了。她自己很清楚这些,就把自己的神情当作了武器。
    闵妃是个有雄心的女人,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朝鲜强大起来,能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平定了开化党后,朝鲜政局逐渐平静下来,她就开始考虑自己的雄心壮志了。
    朝鲜李氏王朝建国四百多年了,一直是中华的藩属国。最早接受明朝的册封,等满清入主中原后,又归大清管辖。朝鲜的外交由大清代办,自己无权向各国派遣公使,也不能订立条约,海关税务官员也都是大清朝委任的,国防更是依靠着大清的驻军。
    这样的国体倒也有些好处,不用担心被入侵,没钱了有人给。付出的代价是,无论明朝还是清朝,都不会让朝鲜真正强盛起来。中华旺盛的时候还好,可大清日趋没落,自己都朝夕不保了,朝鲜付出的代价换来的好处就越来越少。
    闵妃清楚,要想让世界列强承认朝鲜,首先要独立自强。以朝鲜的国力,国防不得不继续依赖大清,要夺回财权又太过敏感,所以想从外交入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