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旺姚举人》谈革命孙文进京 游海河慕莺遇奇

    袁世凯从怀中掏出块洋表,看了看时间,点头道:“大家辛苦。传冯管带,段管带大帐议事,其余各部回营休息。”
    见军卒走了,袁世凯对霏霏说:“呃们也走吧。恁和慕莺先回客栈歇息,明日恁爹爹和宋军门都要来,大家再聚一聚。”
    陆军督练大臣荣禄到小站阅兵,宋有福,宋子旺都陪伴着过来。荣禄走后,袁世凯做东,在悦来客栈正厅宴请了有福和子旺,慕莺与霏霏也在座。席中还有一人,也是宋有福的旧相识,就是当年考了进士后替袁世凯探望有福的徐世昌。
    徐世昌中了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他内心觉得乱世之中做学问一定没有出息,所以袁世凯受命练兵后,他就毅然投入军营。
    袁世凯看到结拜兄弟来了十分高兴,就把营务交给了他。
    酒席上,有福告诉大家,李中堂奏请了皇上,让自己去美国考察军校。再过十几天他就要带着文莺一同离开了。
    袁世凯听了,马上说给慕莺一个月假日,霏霏高兴得拍手叫好。
    其实李鸿章要有福去美国,并不是真的为了考察军校。这事情有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缘由。
    都以为宋有福主持北洋陆军学堂是个闲差,其实比原来训练定武军还要辛苦些。定武军有四千人,有福带起来都游刃有余,这个学堂不过四十学员,觉得辛苦是因为这里集中了军中的人精。
    除了已经在小站带兵的冯国璋和段祺瑞外,还有曹锟、吴佩孚、吴建章、齐夑元等十几个后来军阀混战中纵横中国大地的枭雄,就连革命党中赫赫有名的孙岳也在这批学员中。
    要想镇住这般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自从开学后宋有福就住在学堂坐镇,很少回家。
    一天,学堂里来了个年轻人,身穿西服,剪了辫子,看上去像是个洋买办。这人说是王文举的朋友,受托来找有福。
    王文举一直在金陵制造局供职,后来执掌采办,常年出入英美,和有福几年不见了。这时听说文举的朋友来了,有福自然热情招待。
    这人和有福进了房间密谈良久,有福出来告诉学堂教官说要去京城办事,三天后才能回来,然后和这人离开了。
    到了京城,有福两人直奔李鸿章府。
    李鸿章已经七十三岁了,自从卸任直隶总督任后清闲了些,就住在了京城。他听说有福来了,非常高兴的让他到书房。
    有福在门口四处看了看,见没有家人在傍,便关上了门走到李鸿章身边,悄声说道:“中堂大人,呃带来个朋友很有些见地,恁能否接见一下?”
    李鸿章看有福神神秘秘的,知道他说的朋友不是常人。不过,依他和有福的关系,人都来了,断然没有不见的道理,就让有福把人带到书房来,并吩咐家人,任何人不得靠近。
    这年轻人见了李鸿章,按照西洋礼节鞠躬致意,然后坦然坐在边上。
    李鸿章见这人虽然相貌平平,眼神却炯炯有神,神情淡然自若,心里便有些喜欢。
    “请问先生尊姓大名,来见老夫有何指教啊?”李鸿章客气的问。
    “中堂大人,在下姓孙名文字载之,当下旅居美国檀香山。”年轻人说话的语气非常平静,全不似一般人见到朝廷大员那样紧张。
    “哦,孙先生,幸会。宋军门说您对时局很有见地,很想听听您的高见。”李鸿章微笑着说。
    孙文依然平静的说:“我这次回国就是专程来拜会中堂大人。敢问中堂大人,朝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其中关键原因是什么?”
    李鸿章想了想,说道:“依老夫看,朝廷人才不足是其一、财力匮乏是其二、一些大臣清议误国是其三。人才不足使军中少大将,财力匮乏致军队装备和训练低劣,再加上有老臣处处掣肘,是失败的主因,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孙文笑道:“中堂大人所言很有道理,却不是最主要的。”
    李鸿章问:“那么先生以为何为最主要的?”
    孙文正色说道:“国体,国体才是主要原因。满清是帝国体制。何为帝国?乃皇帝一人之国,而非天下百姓之国。国家命运关乎天下百姓,决定却取决于皇帝一人好恶,如此体制,怎能做出昌盛国运的决断。就以修颐和园来说,北洋水师是国家海防支柱,却为了皇家享乐缺银少饷。敢问中堂大人,您以为这种专制体制能避免下次战争的失败吗?”
    李鸿章听了,默然无语。
    孙文继续说:“遍观西洋列强,无不采用民主国体。或君主立宪,或共和体制。何为民主?乃人民做国家之主。国家大事都交付议会讨论方能决定。议员由全民推选而成,当然要代表全民的意愿。正因为如此,列强才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中堂试想,若当年修颐和园的事由国会议定,天下人会同意用水师的军饷为皇家修园林吗?”
    对于西洋列强的国体,李鸿章早就清楚了。不过,他是朝廷重臣,一直以为按照上谕行事是天经地义的,对于国体和强国的关系是想都没想过的。现在听孙文这样说,他惊骇得如遭雷击。
    “孙先生是否认为我朝也应该推行立宪制呢?”李鸿章问。
    “不可,万万不可。我国与西洋不同,与日本也不相同。满清入主中原以来,虽然推行满汉一体,但依然歧视汉人。满清贵族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是绝不会真正愿意立宪的。所以,中国要想自强,唯有采用共和制一条出路。”
    李鸿章听了更加吃惊。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泄露出去就算不诛灭九族,杀头是免不了的了。
    “先生高论。不过这话也就在此地说说罢了。”李鸿章瞟了一眼宋有福,想不出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朋友。
    宋有福在边上听了也很吃惊。在天津的时候,孙文只说想面见李鸿章为朝廷献策。他讲了些如何立学堂、办报纸、建工厂、做贸易的法子,宋有福觉得很有道理,就带他来了北京。没想到见了李鸿章,他具体办法不说,却讲出这样一番能惹来杀身之祸的话语来。
    李鸿章瞟宋有福的时候,有福也正望着李鸿章。两人目光相交,也会意了对方的想法。他们都不明白的是,孙文为何要来对李鸿章说这些。
    孙文后面的一段话让两人恍然大悟。
    “李中堂见识高远,在朝中德高望重,更手握兵权。现在朝廷八旗已经腐败透顶,全靠新建陆军支撑,练兵的袁世凯大人又是中堂的门生。如果中堂大人振臂一呼,必能推翻满清朝廷,建立民主国家。如能这样,不仅我中华得以真正富强,您也必将流芳千古,成为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孙文说到这里,站起身来:“请您三思。如果您肯为我中华三万万百姓着想,孙文愿动员海外华侨,追随您共建大业。”
    李鸿章此时半闭着眼睛,心里快速盘算着。他受朝廷厚恩,深得重用,让他反叛朝廷是万万不肯的。不过,他也认为孙文的一些话很有道理,将来上奏太后改国体为立宪制确实是强国之策。只是这孙文如此激进,一定要赶紧打发走。
    “孙先生请坐。听先生高论老夫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只是老夫年过古稀,精力不济了,实不能再与先生谋这等大事。还请先生见谅。”
    孙文听李鸿章这么说十分失望。他又说了许多鼓动的话,讲了不少强国的办法,李鸿章只是推说身体虚弱,精神不佳,就是不肯应允。
    三人谈了两个小时,最后孙文带着失望离开了。
    送走孙文后,李鸿章又把宋有福喊了回来。他问清了宋有福与孙文是如何相识的,然后说这人非常危险,难免已经被朝廷密探盯上了。如果让朝廷知道他和有福有关系事情就麻烦了。最后,李鸿章出主意,要有福带着文莺去欧美日本考察军校,避过这段风头再说。
    于是,就有了有福要出洋,慕莺得了一个月假期的事情。
    宋慕莺回到天津,除了帮助有福打点行装外,也少不了和霏霏出去游玩。霏霏自从在小站穿过军服就喜欢上了男装,和慕莺外出的时候,常扮作个公子哥儿模样,倒也十分俊俏。
    一日霏霏拉了慕莺去海河边上玩耍。两人从路边小贩处买了糖葫芦,沿着河岸乱走。到了人稀少处,霏霏说累了,要慕莺背着自己。
    这时天气尚热,虽然霏霏纤瘦,也累得慕莺身上冒汗。再往前周,河岸边芦苇多了起来,霏霏说看不到河水了,要骑在慕莺脖子上才行。
    还是婴童的时候,霏霏喜欢和慕莺玩骑马。慕莺会让霏霏骑着在地上爬。现在长大了当然不会再玩这个,但四处无人,慕莺把霏霏驼在肩上还是可以的。两人嘻笑着闹了一阵,慕莺也走得累了,就让霏霏下地,拉着她的手往回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