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汪谈职场:愿你既能站稳脚跟,又能眺望远方汪宇》第3章 做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产品经理

    如果你还不清楚要找什么样的工作,那么请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第二,如果你是一件产品,你想用怎样的营销方式,把自己卖给什么样的用户。
    十几年前,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体制内做大学老师。一年后,我跳槽去做工程师,工资是之前的四倍。但拿着四倍工资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认为这仍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随即开始投简历,很快拿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另一个是上海的通信公司。在实地体验后,我选择了上海。此后,我就一直在上海的外企圈子里工作,在上海结婚生子。几次跳槽的经历,让我有了一个体会:选择了一种工作,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工作呢?如果你还不清楚要找什么样的工作,那么请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第二,如果你是一件产品,你想用怎样的营销方式,把自己卖给什么样的用户。
    以上这两个问题,就是产品经理经常思考的问题。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只有向产品经理学习,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模式将自己打磨成一件优质的产品,写出漂亮的宣传文案,才能完美地匹配自己的客户。为此,我们需要学会以下几种技能。
    往回看,盘点你的资源
    职业规划的常规逻辑是“往前看”,这里我要谈的是另一个逻辑——“往回看”。每个人的成长、学习、工作经历都不相同,所做的事情和认识的人不同,也就是说,你每走出一步,都会留下一个独一无二的脚印。把这些脚印连接起来,一条独一无二的路径就出现了。沿着这条路径再往前看,也许能有更多的可能性,也许能发现你的独特优势。我把这种从过去到未来连点成线,把经验、资源等整合起来的能力,称为资源整合能力。
    我的一位朋友在百度做过市场营销,在IBM做过咨询,在制药企业做过HR。后来,他从百度拉了几位做技术的同事,从IBM拉了几位做销售的同事,成立了一家基于微信做招聘的Startup公司,现在红红火火。这就是一个发挥出资源整合能力的典型例子。
    洞悉问题背后的原因,把你的品牌“挖”出来
    在面试的时候,我们需要洞悉面试官提出各种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求职也有战术,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很多面试中提出的问题,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要判断你的能力,或者要判断你的潜力。比如,一个最经典的问题“请评价一下你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面试官其实并不是真的关心你自己认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实际上他是通过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来判断你的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认知度高的人成熟度普遍也高。经常反思的人,在评价自己的时候能够井井有条、逻辑清晰。为什么企业要招那些自我认知程度高的人呢?这是因为,自我认知和一个人的成熟度、自我管理能力关系很大。对于企业来说,他要招的是一个成年人,能够做同事、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招一个“小朋友”(不管你年龄如何,做了多少年,是否专业,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幼稚的唯一标准)。
    在面试中,有一种大忌叫作自说自话,即没搞清楚面试官要问的是什么,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准备好的内容。往往这个时候,面试官会礼貌地打断你,说“我刚才的问题是……”。如果在面试中,没理解面试官的问题,不要紧,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一遍面试官的问题,然后问他“我的理解对吗”。
    简历直击兴奋点,与未来雇主的第一次交互
    简历就是你这件“产品”的推广文案,是你与用户的第一次交互。简历没必要写太多,一到两页足矣。如果投的是外企,一定要准备一份英文简历。另外,也可以把以前实习过的雇主推荐信附上去,这个也很有帮助。
    对于企业HR来说,希望看的是内容信息完整、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简历。学校、学历是企业选择管培生甚至是海外管培项目的一个重要标准。此外,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具体说来,发展潜力包括:
    心智敏锐度,即好奇心和处理模糊复杂情况的能力;
    人际敏感度,即善于和不同类型的人相处的能力;
    变革敏锐度,即适应变化的能力;
    结果敏感度,即通过别人搞定工作的能力;
    自我认知,反思是最有效的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方法。
    其中,人际敏感度强的应聘者更符合企业快节奏的特点。我建议大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人际敏感度,因为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关于人际敏感度,比如这个问题,“请介绍一下您与一位您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的经历、一次印象深刻的与其他人建立非常牢固人际关系的经历”。出于人之常情,往往我们关注的人都是我们喜欢、认可的人。大家可以尝试着去接触一些你不喜欢的人,他们也许会带给你一些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念。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都在去中心化,包括价值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多听多看,才不“偏食”。
    企业是一个大的分工合作系统,把一件事做成,需要调配各方资源,人、钱、时间都是需要考虑的,这是企业所需要的计划能力。在大学最能锻炼计划能力的事情,我认为是社团实践。
    委婉而直接地用故事告诉未来雇主:我就是你想要的
    面试就是讲自己的故事,而自己的故事是可以提前准备的。
    准备“故事”有几个小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亲身经历的、你是主角”;(印象深刻或者你主导的)
    第二,“有趣的”;(有趣并能体现你能力的,这里的“能力”指企业看重的能力)
    第三,“有难度的”;(困难的事,难解决的点,积极应对的过程,以及最后完美解决的结果)
    第四,“有收获的”。(认识到,学习到,体会到,感悟到,成就你新的优质的“产品性能”)
    如何在面试中用一句话引起面试官的注意?介绍一个小办法,有一个公式:特点+经历=一句话介绍。
    比如,“我叫汤姆,是一个比我周围大部分同学都冷静的人,我曾经……”短介绍主要用在面试介绍、群面等情况。
    榨干岗位的隐形价值,才算对工作有了真正的了解
    在选择什么样的公司这个问题上,我的建议是优先考虑行业,行业是否处在上升期对职业发展影响很大。在一个上升的行业中,比较容易享受到行业的上升红利。有些朋友会坚持求职时一定要做某个岗位,比如研发,其实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岗位是可以内部调整的,即转岗。选择了行业之后,再去考虑岗位和城市。
    获得“用户”,首先要知道他想要什么
    作为求职者,你的“用户”除了公司,还有岗位和城市。
    如何知晓谁是你的“完美用户”,途径有通过求职网查看岗位要求、查资料或者去企业实习,发动社会资源请教师兄、师姐,社交网络关注从业者,利用好行业分析媒体,等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