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占郴凝如》第88章 瓦釜荆篮止道边

    从运河上回来,黄霈佑便心心念念地要将装点运河的米粮和锦缎送到洛阳城外,为流民所用。可惜,宫里物件儿清销的流程实在太过繁复,等了半月,黄霈佑才终于从杨林那里拿到了圣上的批文。
    谷雨时节,天气潮湿,放在粮库里的米粮本就容易变质。加上运河上送回来的米粮本就无甚用处,所以没人看管,发黄变臭的量就更大了。
    看着白花花的粮食闷成这样,黄霈佑痛心疾首。不过,时间紧迫,他没有多少时间自怨自艾。他必须赶在下一轮潮湿天来临前把还没变质的米粮送到城外,唯有如此,才对得起耕种这批米粮的农户
    和寻常的赈灾不同,黄霈佑这一次的派粮并没有朝廷的文书,派粮的人手严重不够,他不得不把凝如和阿娜瑰叫上。
    淮占郴原本也答应了凝如,说运粮的第一天便来帮她扛东西。可不想,派粮的前一夜,宇文承趾的京城禁卫军与淮占郴的巡防营竟因士兵的口角大打出手。
    身为主帅,淮占郴自然要出面。凝如晓得公务要紧,便不再缠着淮占郴,自己将府中筛选好的米粮装袋后,跟着哥哥一同扛上车,而后往洛阳城外送去。
    暮春刚过,郊外的蚊虫便开始放肆。加上城外流民居住的地方,杂乱无章,平日在宅子里偷偷摸摸的蚊蝇自更是大行其道。
    黄霈佑挑选的派粮之地位于流民村的中心,虽没有篷帐遮挡,却也杂草丛生。
    才摆下桌子,黄霈佑的手臂便让蚊子叮出了好几个大包。他皱眉看了看四周,觉得这个地方实在需要收拾,便转身拿起镰刀,一簇一簇地将半人高的杂草割掉。
    见黄霈佑干起活来,一旁的阿娜瑰自然不会闲着。她跑过去,顺势抢走黄霈佑手中的镰刀,一边挥舞着,一边念念有词道:“大哥哥,你是读书人,这种粗活我替你干便是了。”
    看着阿娜瑰挽着袖子挥动镰刀的模样,黄霈佑只得往后退了一步,给她让出地方。一直以来,他都知道阿娜瑰是个能干的姑娘,只是她再能干,终究也抵御不了草丛里乱窜的蚊虫。
    见她风风火火地干上,黄霈佑自然没有阻拦的道理。所以小心地从袖子里掏出上次那块帕子,认真地系在阿娜瑰的脸上,防止蚊虫盯上这白如霜雪的肌肤。
    阿娜瑰原本还挥着手,快速地赶着蚊子,待黄霈佑那块帕子附在她脸上的时候,她竟愣了许久,连睫毛上那只赖着不肯走的蚊子都没能让她动上一动。
    黄霈佑以为阿娜瑰的一动不动是在配合自己,所以也很是配合地吹了口气,将云成睫毛上蚊子吹走。
    阿娜瑰被这口气吹得全身酥软,连手上的锄头都拿不稳当。
    好在黄霈佑动作还算快,只是将帕子绕过阿娜瑰的脑袋,简单打了个结便松了手。不然,恐怕阿娜瑰连站着的力气都要被这难得的柔情夺了去,这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除完。
    约莫两三刻钟的样子,阿娜瑰终于和黄霈佑一同将派粮的地盘清理赶紧。待凝如把流民中的老者一个个搀扶过来,这一日的派粮才算真正开始了。
    每日,流民的安置奏报上告诉圣上和百官的内容,都是背井离乡的他们衣食无忧。可实际到这“村庄”里走一走,黄霈佑发现,那些冠冕堂皇的奏报不过狗屁不通的迂腐文章罢了。
    和预想的一样,流民对粮食的渴望,有如鱼儿对于水一般。响锣才敲,面黄肌瘦的汉子们便蜂拥而上,甚至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和妇人,也不顾一切地冲进人群。
    好在黄霈佑提前将分好的小份米粮发给了凝如扶来的老人们。不然,若所有人混在一起,恐怕粮食还没派完,人命就丢了不少。
    眼前,没有一个碗是完整的,有的甚至只剩下半边,连汤水都乘不上。
    当年,凝如也做过流民,也曾跟着淮婶儿一道挤入富人家的粥棚,伸长了手要口粥喝。对她来说,流民们“多给一点”的渴望和期盼简直如同自己的感受一般。
    然而,无论是当年的逃难还是今日的派粮,不管流民如何栉次鳞比,能分出去的米粮都屈指可数。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得到口粮,凝如认真把握着每一勺米粮的分量。她只希望自己分完这一勺,下面就没有流民再涌上来了。可不管她怎么祈祷,流民还是连绵不断,直到最后一粒米分出去,排队领粮的人依旧绵延数百尺。
    凝如翘起口袋,小心地把犄角旮旯里的米粒掏出来,希望能凑上一勺。只是,杯水车薪的场面非她一人所能改变。
    下一个流民走上来,殷切而渴望地看着凝如。凝如瞥了一眼空荡荡的米袋子,胸口泛起一阵心虚,好半天,才硬着头皮回道:“今日的米粮……派完了。”
    她以为听到这句话的流民们会暴怒,而后群起而攻之。可是,这些衣衫褴褛的人却只习以为常地叹了口气,而后悲哀、落寞地离开派粮的摊子。
    阿娜瑰惊讶,说中原果然是良善之地,连流民都如此知书达理。可凝如却知道,这样的默然并不是教养好,而是因为饥饿。毕竟,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谁还有吵架和愤怒的力气呢?
    黄霈佑庆幸自己做出派粮的决定,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却让他欢快不起来。
    再过不久,炀帝又要带着大隋军队讨伐高丽。朝廷征收来的粮食开始进入封存状态,上次装点运河用的那万石米粮,若不是圣上的特事特批,恐怕也运不出来。
    洛阳、长安,皇家的粮仓里,稻米流脂粟米白;城门外,流民的住所里,柴火熬制的粥,竟然比清水还要清。
    此时,凝如和阿娜瑰已经把派粮的摊点收拾干净。黄霈佑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思量着如何给领不到粮的流民安排吃食。
    工部不负责钱粮,黄霈佑这个内常侍平日里干得活计,自然也与粮草无关。眼下,想让圣上开仓放粮是不可能了,唯一还能运出来的,只有黄府库房里仅存的几石粮食。
    见哥哥愁眉不展,凝如上前询问了原因。黄霈佑轻叹一声,将心中的忧虑和盘托出。
    听得哥哥的心愿,凝如感同身受。只是,流民固然可怜,家中的粮食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要让更多的流民吃饱,不换个施舍的法子恐怕不行。
    “哥,我明白你的心思。只是,那么多的流民,咱家的量却有限,真的一人一勺地分下来,恐怕流民们也不会分到太多。”凝如蹙眉看着黄霈佑,认真地问道。
    黄霈佑点点头:“是啊,我也有这个忧虑。所以,明日咱们还是改成施粥吧。”
    “施粥?”阿娜瑰不明白黄霈佑的意思,歪着脑袋问道。
    黄霈佑“嗯”了一声,耐心地解释道:“施粥就是将粥熬好了,一勺一勺的分给流民。”
    阿娜瑰恍然大悟:“哦!原来还能这样!那施粥的时候要不要再分点小菜,单喝粥会不会太寡淡了?”
    凝如觉得阿娜瑰这话问得天真,微微一笑,扶着她额上的刘海回道:“小菜从来都是开胃的,平日里吃些无所谓,施粥的时候却万万用不得。你想,流民本来就饿,若因那小菜再开了胃,岂不是更觉得粥水寡淡了么?”
    听凝如这一说,阿娜瑰这才发觉自己考虑得太过简单了。她微微抿嘴,又想了想才继续道:“既然不能送小菜,那便在粥水里放少许盐,如何?”
    凝如略略思量,觉得阿娜瑰的话确实有些道理,这才点头道:“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流民长期饥荒,许久未吃盐,身体难免乏力。明日咱们带个盐罐子过来,微咸的粥水喝起来,或许能长些力气。”
    黄霈佑喜欢听她们这么商量事情,默然站在一旁,直到听出个所以然来,才顺势提醒道:“还有那些锦缎的料子,明日也记得一并带过来。”
    凝如和阿娜瑰双双应了声“好”,随即将东西搬上马车,返回黄府准备第二日施粥的东西。
    和派粮相比,施粥的准备繁复了许多。好在淮占郴巡防营的事务处理得差不多,予棋也一同跟了过来,所以人手一够,活也快了许多。
    到日上三竿,粥棚已经稳稳当当地落在流民村的边上,灶台里的火也升腾起来。
    按昨日的打算,今日的粥主要是给昨日未领到粮的流民食用的,可才开锅,流民村里的人便蜂拥而至。黄霈佑和阿娜瑰站在队伍前头,完全分不清谁是谁,便是眼前的人真的领了两回粮,他们也没法辨认出来。
    好在,流民的秩序还算井然,黄霈佑没花太多的时间便将秩序整顿好,第一碗粥也很快盛到了流民的碗中。
    要粥的人越来越多,流民的长龙一直蜿蜒到村子的另一端。黄霈佑带着阿娜瑰和予棋站在前头一勺一勺的舀粥,凝如和淮占郴则都在后头的土灶旁,生火熬着下一锅粥。
    看着眼前熟悉的场面,凝如感动之余,竟有一时的恍惚。她突然想起自己和淮婶儿挤在流民中讨要粥水的情景,内心的思念和伤感也随着回忆缓缓流淌。
    想得有些出神,凝如竟忘了手中半截燃着的木柴。飞腾的火苗烧到手背时,凝如才轻叫了一声,赶紧拍了拍手背上的木灰。
    一旁的淮占郴听到这声呼喊,赶忙放下柴火,捧起凝如的右手查看起来。
    “疼不疼?怎的这么不小心。”淮占郴吹了口气,着急又气愤地“责骂”了一句。凝如看着眼前这个心疼自己的男人,脸上不由得泛起一丝温暖的浅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