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占郴凝如》第78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

    对黄霈佑来说,朝堂上的事务应付起来,向来都是游刃有余的。除了官场上迎来客往的应酬有些疲累,朝堂上交办下来的正经差事并不算难。加上黄霈佑本身就是运河边出来的,所以,黄霈佑现任的这个官职,简直如同定制的一般。
    看着妹妹和淮占郴的事情告一段落,黄霈佑觉得眼下应该没有什么值得操心的事了。可就在他打算好好享受简单日子的时候,一支来自西域的商队和一道来自炀帝的圣谕,却将他的生活搅得鸡犬不宁。
    炀帝虽然和帝国东北方的高丽王势不两立,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大隋和西边的胡族却相交甚好。
    加上大隋本就有胡族的血统,所以不论战乱与否,西域各族都会派遣商队到大隋朝做生意。有时,商队的领头人官职较高,或是商队的主人身份较为尊贵,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还可能被邀请到皇宫中见驾。
    阿娜瑰是丝路上的通译,虽然精通好几国的语言,但因为之前的商队档次太低,所以,一般来说,她都是没进长安城就被官府揽在城门外。
    可这一次,阿娜瑰所在的商队却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除了因为商队运送的货物是奉给大隋皇帝的贡品,还因为商队的统领是大名鼎鼎的西突厥二皇子--步利设。因为哥哥厥曷萨那可汗处罗与大隋朝联姻,阿娜瑰自然也跟着沾光,跟着商队进了皇城,见到了只生活在传闻里的隋炀帝杨广。
    作为大隋朝的挚友,处罗和炀帝的关系非同一般。炀帝西征时,降服了处罗,并封他为西域的王,处罗感念圣上不杀之恩,带着自己的卫队,陪伴炀帝出征高丽。
    且不论战争的理由是否充分,也不论战局是输是赢,在炀帝急切发兵的时候,处罗的相助让圣上倍感欣慰。就冲这点,炀帝对处罗的家人、甚至是他家人的商队格外赏识,也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才见到商队,炀帝郁结了三日的愁容,便当即散开了。
    和久战不胜的高丽相比,西突厥对炀帝来说,简直功绩的化身。当年,登基不久的隋炀帝西巡,处罗虽然也傲慢得不肯臣服,但年轻气盛的隋炀帝只用了一场战争,就让处罗俯首称臣,并与他成为姻亲。
    看到步利设,炀帝想起当年在大漠的战功赫赫,高丽战场上挫屡遭打击的挫败感也因为这些回忆,暂时被忘记了。
    炀帝高兴地握着步利设的手,简单交谈了几句,就命人备下酒席。杨林觉得炀帝难得高兴一场,便趁机建议炀帝把宴席设在含元殿前,召来百官同庆。
    炀帝觉得这是个长脸的好建议,随即允了杨林,并将百官群宴的时间定在明日酉时。
    于是,第二日一早,宫里的皇子、公主和嫔妃,和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收到了赴宴的消息。
    新调到工部任内常侍的黄霈佑自然也不例外。
    到夕阳西下,杨林带着宫人们已经将宴会布置得差不多了。阿娜瑰虽然不是宫里的人,也不是朝中的臣,但因为受雇于步利设的商队,所以也在宴席的邀请之列。
    作为大漠里长大的姑娘,阿娜瑰自小与北周流亡的汉人同吃同住,所以汉化的程度高了很多。
    但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鲜卑人的阿娜瑰终究不是汉人的后代,所以对中原强盛民族的好奇十分强烈。
    还未到赴宴的时间,阿娜瑰便偷偷从步利设下榻的玉函殿溜出来,躲在含元殿门口的角落里看着身着宽松长衫的宫人们前前后后的忙活着。
    因为太过忙碌,杨林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注意这个躲在角落里的异族姑娘。
    起初,阿娜瑰还看得兴致勃勃,可不到一会儿,一声清脆的声响打乱了周遭的平静。
    阿娜瑰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见一个宫女从地上捡起碎成两半的玉杯,还哭得花容失色,她似乎明白了几分。
    才想看看究竟,周围的人已经将那宫女围得严严实实。
    不一会儿,咒骂声此起彼伏。
    阿娜瑰奇怪这些人为何忽然变得这般暴躁,好奇之余,她径直从角落里走出来,快步朝人群里挤了进去。
    此刻,方才哭泣的宫女早已泣不成声,杨林指着她的鼻子破口大骂,周围的宫人更是埋怨声重重。
    “你这丫头,怎么这么不小心!!这可是马贵妃的玉杯啊,摔碎了,别说你的命,就是我的命都得搭上!!”
    杨林气喘吁吁,握着玉杯的手因为恐惧和气愤颤抖不已。
    身旁的宫人们知道圣上对马贵妃的宠爱,更知道宫里连坐的规矩。虽然这玉杯的破碎和他们无甚关系,但马贵妃主管后宫按同一趟班处罚人的规定,却让人不寒而栗。
    若只是打板子,大伙儿跟着受点皮肉之苦倒也没什么,但杯子一碎,性命难保,周围的人惊恐之余,自然对失手的宫女愤恨至极。
    “想死别拉着我们呀!这下好了,全完蛋了!”一个暴躁的小太监狠狠地骂了一句,周围的人也跟着骚动起来。
    “就是!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说道激动处,另外一个小太监竟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揪着哭瘫在地上的宫女,大声喊叫。
    杨林见情势不妙,赶忙上前阻拦。可周围的人情绪越来越激动,杨林被他们挤得连脚都站不稳,又如何拦得住。
    阿娜瑰虽不知这些人为何对那个宫女施暴,但欺负弱小却是她这个胡族的女汉子看不下去的。
    想到这儿,她不由得向前几步,打算从众人手中将那名宫女拉出来。可才抬脚,一声怒吼传入耳中。
    “你们这是干什么!是嫌事情闹得不够大么?!”
    只一句,周围原本骚动的气氛忽地安静下来。
    杨林踉跄了两下终于站稳,才整好头上的帽子,便发现人群外围的黄霈佑正一步步地往人群中央走。
    作为工部新上任的、负责宫廷器具造办的官员,黄霈佑在开宴前来此处确认物件是否齐备自是分内的事。
    原本他以为这趟差无甚难度,毕竟宫里盛宴不断,杨林也是个操办宴会的老手,只需例行公事地看上一看便算完成任务了。
    谁知,才走到含元殿前,黄霈佑便看见众人围殴宫女的场面。
    尽管那名宫女打碎玉杯的时候,黄霈佑并不在场,但听得周围人的谴责声,他多少也猜到了几分。
    周围的人终于停了手,黄霈佑这挤入人群,将方才那个险些被人打死的宫女扶起来。
    身边的小太监知道黄霈佑的官职比较自己高,也知道他平时的为人,但见他将那名宫女扶起来,还是忍不住大声喊道:“黄大人,我们的性命都因为她交代了,打她一顿难道不应该么?”
    黄霈佑专心致志地打量着身旁的宫女,确认她身上的伤不甚严重后,才转身看向小太监,训道:“谁说你们的性命都交代了?不过一个杯子罢了,换了不就行了?”
    黄霈佑理直气壮,小太监却冷哼一声,满脸的不苟同。
    当然,除了他,杨林和身边的其他宫人也都对黄霈佑的话不甚赞同。因为,他们都知道,当朝的马贵妃,最喜欢的就是这只从西域进贡来的和田玉酒杯,且不说天下是否还有同它出自同块璞玉的酒杯,单是找个相似的,都比登天还难。
    对他们来说,这个杯子破了一个脚,这一群人的性命都堪忧。更何况现在这杯子碎成两半,他们更是知道,自己离死期不远了。
    杨林叹口气,将这杯子独一无二之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黄霈佑,又将马贵妃连坐的“新规”一一向黄霈佑解释清楚。
    黄霈佑这才知道,方才那些人为何发起众怒,也知道这场灾难在所难免。
    可是,即便如此,黄霈佑还是没有放弃救人。
    他仔细思量了一番,许久,才抬起头,缓缓说道:“这样,今日这杯子碎了的事情大家就当不知道。圣上和马贵妃若是问起来,便说是我不小心磕坏的。我是朝中臣子,不在宫中当值,便是马贵妃真的怪罪起来,也不过挨一顿板子,或是罚俸降职。如此,各位的性命也能保住。”
    说完,黄霈佑环视四周。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虽有些吃惊,脸上的神色却比方才松弛了许多。
    的确,似乎只有欺瞒才是保全众人性命的法子,杨林知道让黄霈佑背锅是不仁义的做法,但为了保住性命,也只能将计就计了。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临了,才捧拳鞠躬,说道:“如此,多谢大人了。只是,马贵妃素来娇纵,到时候怪罪下来,大人可能真的要受苦了。”
    黄霈佑却一副理解的模样:“我明白。大家都不容易,能以一己之力保住各位的性命,也算我黄霈佑行了一回善了。”
    众人听完,纷纷跟着杨林,再次向黄霈佑鞠了一回躬。没想到,人群中一声清亮的回应却打破了这第二次的致敬。
    “你不用背黑锅,这玉杯还能补!”
    只一句,众人纷纷站直了身子,将目光齐齐投向这个异族装束的姑娘。就连黄霈佑也不由得看向阿娜瑰,满是疑惑的眼神里,更充满了希望她继续往下说的渴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