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宋子旺姚举人》夺财权高宗斗法 驱邪教闵妃求援

    大院君和袁世凯离开后,高宗埋怨闵妃退让太多。闵妃告诉高宗,袁世凯写的策论是很有道理的,必须要重新估量联俄的事。高宗很不以为然,他说既然已经对付走了大院君,又在官员任免上依了他,联俄这事要照做。
    闵妃觉得不妥,说如果继续和俄国联络,保不住大院君知道了又来干预,那么大院君不理朝政的承诺也就不做数了。高宗却说,如果和俄国联合了,倚仗着俄国的力量根本不用惧怕大院君。
    这是高宗第一次坚定的不听闵妃的意见。闵妃才发现,一旦高宗倔强起来,自己也控制不了他。她不知道,高宗如此倔强,是因为刚才议事时都是闵妃在应对,他自己一句话也插不上。等大院君走了,他心里窝囊。
    高宗这人,插不上话不怪自己无能,却要寻个事来出气,这样的心思,连闵妃都没想到。
    几天后,高宗找来穆麟德商议和俄国缔约的文本。他让穆麟德赶紧和俄国商谈,尽快签订条约,免得夜长梦多。
    老穆拿着条约草稿去电报局给俄国发报,却被电报局扣下了。报务把稿子拿给袁世凯看,袁世凯微微一笑,随手扔到角落里去了。当时他用电报局交换公使人选就是为了这一天,他很清楚,朝鲜对外交涉是躲不过电报局的,控制了这里等于控制了朝鲜外交。
    老穆不知道电报局扣了他的文稿,三天两头来电报局查询回函。报务先是说没收到回函,后来又推说电线线路损坏,推了几次,一个月就过去了。
    袁世凯见了条约文稿后就已经密报李鸿章,要求朝廷尽快派兵来朝,防止俄国军队入境。李鸿章顾虑如果自己出兵日本就有了出兵的借口,就让丁汝昌派两艘军舰在朝鲜近海巡航来威吓朝鲜。
    高宗接到大清军舰来到朝鲜附近的消息后吓得魂不附体,再也不敢提和俄国立约的事了。一个多月后老穆终于知道上了袁世凯的当,就要找高宗告状,可这时,高宗已经不愿接见他了。
    到此,朝鲜投俄风波终于平息了。
    袁世凯费尽心机阻住了朝鲜投靠俄国,不料一波才平,一波又起。
    高宗虽然被北洋水师的兵舰吓得不敢再提与俄国签条约的事,可在他看来,袁世凯对朝政无孔不入的干预实在是欺人太甚。他一心要和袁世凯争斗,连闵妃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没过多久,高宗就选择了税务司人选与袁世凯斗法。
    那时朝鲜海关税务官员都是大清派遣的。可大清的官员多为科举出身,做八股写正楷在行,说到通晓外文又懂得万国商法,这样的人是找不到的。所以,大清只能从在朝廷任职的洋人中选派人员。
    按照大清的想法,这些洋人本来是在大清任职的,被大清委派到朝鲜,理应忠于大清。可这些洋人不这样想,在他们心里,谁发薪水就应该为谁办事。前面说的穆麟德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他有为德国谋利益的嫌疑,可也是真心为朝鲜谋划。
    这次,高宗要任命一个叫李仙得的美国人任总税务司。高宗冠冕堂皇的对袁世凯讲,这位李仙得大有本事,能够帮助朝鲜借到巨额低息贷款。
    袁世凯心里明白高宗想从财政上脱离大清钳制,所以才要对外借债。袁世凯和李鸿章通了几次密电后告诉高宗,既然高宗看好了,大清朝不予干预。但袁世凯劝高宗说,像李仙得这种四处谋职的洋人很不可靠,如果他真的能贷到款再任命也不迟。
    高宗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告诉了李仙得。这老李也真有本事,没多久就找了个德国商人借了一大笔款。高宗见到钱更高兴了,以为老李是上天财神下凡来帮自己的,马上给老李写了任命书。
    这李仙得原本是美国驻厦门的领事,任期到了后又跑到日本外务省做顾问,因为没出什么好主意被解职了。他呆在日本时认识了朝鲜驻日本公使,又被朝鲜公使推荐给了高宗。他混迹外交场合多年,朋友还是有些的。
    李仙得告诉德国商人,只要能借给朝鲜这笔款,他就能做朝鲜总税务司。到了那时候,不仅本息全还,朝鲜的生意也少不了做。德国商人动了心,但一定要高利息才肯。老李一心想做官,就满口答应了。
    李仙得借了一年期的款项,他知道靠朝鲜的财力是还不上的。他的如意算盘是,一旦当上了总税务司,就可以用朝鲜国家的名义再举债,用来偿还这笔钱。
    袁世凯早已探知了这些事,他也不阻止,而且向高宗告假要回国省亲。高宗正想要靠着老李多借些钱为国家独立解决财源,生怕袁世凯在傍捣乱。见他要走,高宗高兴得专门为他举行了送行宴。
    袁世凯回到天津,就住进了直隶总督府,一住就是大半年。他早和李鸿章商量了对策,由李鸿章给各国公使发了密函,里面写道:
    “密闻朝鲜议借洋债,此端果开,后患无穷。请知照所在国外交部,转告绅商,说明朝鲜贫穷而浪费,偿还贷款极为困艰,各国绅商不宜与该国订立合同,贷以巨款,将来如有借债不偿之事,中国不会为之担保。若各国因欠款而索债于朝鲜海关,中国也决不允许。预为声明,以昭和睦之谊。”
    李仙得做了总税务司后,拿着高宗签署的文书找各国借债。可各国收到了李鸿章的密函,知道这钱借出去就再要不回来了,谁都不肯借给他。眼见还款期限快到了,德国商人嗅出了毛病,不断的催问能否按时还款。高宗急得吃不好睡不着,一面节俭着攒点钱,一面催促李仙得想办法。
    到了这时,老李是没办法了,高宗自己省下的那点收入也是杯水车薪。正在他束手无策的时候,听说袁世凯回来了。他如同得到救星般,立刻召见了袁世凯。
    高宗见到袁世凯后,问寒问暖的兜了几个圈子,才说出了想向大清贷款的事。他琢磨着自己几次和袁世凯斗法,现在落在了袁世凯手里少不得受几句抢白。为了得到钱,他决心无论袁世凯怎样折辱他,都要忍耐住。
    高宗没想到袁世凯满口答应借款的事,而且主动说大清可以用极低的利息提供长期贷款。高宗听了非常感激,连声道谢后又表决心说一定按时还款。
    袁世凯说大清和朝鲜本来就是一家人,高宗需要钱只管开口。放着家里的钱不用,反而向外人借款,那是自己人生分了。高宗听了连连点头。这时袁世凯又说,还款的事也不用高宗操心,他会把每年海关的税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朝鲜国库,另一部分用来还款。
    高宗听了更加高兴,连忙说海关的事情就全权交给袁世凯处理了。
    如此一来,高宗不但没有从财政上摆脱大清,而且海关税收又被大清劳劳控制住了。高宗自己还懵懂的对大清朝廷感恩不尽,为自己几次得罪袁世凯而深感悔恨。
    袁世凯出任驻朝鲜公使后,费劲心思平息各种事端,总算没让朝鲜脱离大清。可是,到了光绪十九年,朝鲜终于出了大事,任袁世凯机变百出,也无法控制局面了。
    事端是由东学教而起。
    几十年来,西方列强到了亚洲,拿走白银输入鸦片也就罢了,还在各地传教,试图让亚洲人也信奉西方的上帝。西洋传教士们秉承上帝慈爱,在亚洲建学校、修医院,也做了不少好事,引诱了许多人入教。
    传教士们在朝鲜也修了不少教堂,收了不少教徒。
    于是,有朝鲜的饱学之士就开始担忧,长此以往,西学将遍布朝鲜,古老的东方之学会不复存在了。其中一位老先生叫做崔济愚,通晓儒、释、道三学,干脆成立了个东学教,自己当了教主。所谓“东学”,便是要与“西学”争一日长短的意思。
    崔教主的东学教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精义,讲究的是无极大道,他认为,儒之伦理、佛之觉性、仙之养气,乃人性之自然品赋,天道之固有部分,东学道乃其无极大源也。
    他又写了《东经大典》,里面教导人们要尊从五常,居仁行义,正心诚意,修己及人,慈悲平等,舍身救世,清净道场,口诵神咒,参悟玄机,淡泊名利,无欲清净,炼磨心神。这一部书包含着三教精华,确实是当世奇文。
    不过,这样繁复的教义不是农夫市民能理解的。但凡要聚众,少不得搞些念咒画符的勾当蛊惑人心。崔教主也深通此道,派遣了不少贴身弟子去各地设坛祭祀,装神弄鬼。不出三年,有了上万教徒。
    地方官见东学教闹得红火,连忙向王庭报告。对于王庭来说,哪管你什么教义目的如何,似这等有组织聚众的,都是很大的威胁。于是王庭发了公告说东学教是邪教,并派兵抓了崔教主,砍了头了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