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职业的“虚胖”,就是指工作内容不变,工作头衔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形。该如何远离“虚胖”的职业呢?第一,定期自检;第二,定期测试;第三,远离妄人的圈子。
我曾在各种场合接到过无数的名片,但有一张让我印象无比深刻。那是去一家民营企业面试的时候,HR负责人递过来的名片:GlobalSr.ExecutiveHRVP。长长的一串title(头衔),到现在我都还十分敬佩这位HR勇于自我表扬的精神。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吸引人才加入,能拿得出手的,最直接的就是好看一点的title和高一点的薪水了。如果是二选一的话,企业会选哪一个呢?当然是不用花钱的title啦。看!市场上空飞舞着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title。
先来看看几个和销售相关的title:
·销售代表
·销售工程师
·销售精英
·销售顾问
·销售经理
·资深销售经理
·高级销售经理
·华东区销售经理
·大华东销售经理
这些title有区别么?你以为他们有区别,然而在有些公司,这只是文字游戏。那我们也来玩一玩文字游戏。大家猜猜,下面几个职位,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
·客户幸福度经理
·跨媒体制作人
·办公室体验主管
·品牌架构师
·品牌大使
·故事战略家
答案揭晓,很多时候,它们可能就是客服、美编、行政人员的新称谓。这种“精神吗啡”只要看起来档次高,就会疗效好,就会让员工感到很开心。实际上,员工并不能从中获益。
这个职场到底怎么了?放弃挣扎,请接受JobTitle(工作头衔)在“通货膨胀”的事实。JobTitle的“通货膨胀”,可以解释为:在现今职场环境里,使用中的JobTitle分量超过其实际岗位职责而引起的JobTitle价值贬值和命名档次全面而持续的上涨。换成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职场中的JobTitle越叫越高,工作内容权责不变。
当年,我曾被猎头用一个高级经理的职位诱惑,从IT行业跳到了金融行业。没上班之前,感觉良好,可上班第一天,老板带着我在办公室里各个团队转了一圈,我才震惊地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是经理,副总裁在这家公司只能算小组长。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爸的那个年代(大约很久很久以前),厂长在人们眼中还是位高权重的“大官”。后来上大学,走出了小县城,见识到了总经理、董事长。对我来说,那已经是巅峰成功人士了。再后来工作了,陆续听到了一些更有气魄的title,总监、执行副总裁、总裁、高级副总裁、C×O、董事局、联席总裁、执行长……再再后来,看到给我理发的小伙子胸牌上写着“造型总监”,我才知道这个游戏没有尽头……
一个朋友在原来的公司岗位是经理,猎头向他推荐了一个小公司的职位——总监!他屁颠屁颠地就去了。可半年不到,再打电话时,他就一个劲儿吐槽,对现在的职位各种不满意。他说,他的职位名为总监,实际上手下只有两个普通员工。这个总监的分量可想而知。可说到跳槽,他居然有了一个不小的心结:不甘心做回经理的岗位,继续找总监的岗位,又底气不足,只好硬着头皮、胸闷气短地做下去。
“虚胖”的职业像一颗色彩鲜亮的糖果,吃起来味道不好,还会染得你满嘴的五颜六色。这种商品迟早会被市场淘汰。在未来的新经济形势下,能给你一个漂亮的title的公司将会越来越少。
那些站在时代浪尖上的顶尖公司都是扁平的,都是去权力节点的。看看小米的三层结构,看看Whatsapp,再看看Instagram。只有一群不在乎漂亮title,不在乎管多大团队的人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人人都是精英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人才密度会高到让传统公司流口水的地步。这种顶尖新公司的超密度人才集群优势,才是他们击垮传统公司的终极武器。钻石为什么那么硬,因为密度大。
那么,身为职场人士的你,该如何远离“虚胖”职业的诱惑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定期自检。定期给自己“照照X光”,没有了现在的平台,自己到底有什么。
第二,定期测试。投一投简历,经常参加一些面试,来测试自己,是不是还是update,是不是符合行业标准。
第三,远离妄人的圈子。
小说推荐